今天艾姐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套西班牙小夫妻的新房裝潢,26坪的小家以他們的人文環境和生活習慣來設計,淺色簡約的內飾,豐富的天然材料,不驚豔但絕對的放鬆。一起來看看吧~
在西班牙人眼中,舒適簡約、天然不加修飾是貫徹居家環境的最佳選擇;不得不承認,第一眼就讓人很舒服、放鬆,而且還是平凡中的耐看、自然又環保。對比國內的玄關,這裡沒有笨重的櫃體,只有簡單的藤編高腳邊櫃,再就是壁掛架,做好幾件衣物的掛放,其他的都是一些藝術裝飾品,生活的基礎是柴米油鹽,但過的卻也是一種情懷。
在格局上,他們沒有限定,在合適的位置做合適的擺設。國內空位置首先考慮的就是儲物櫃收納的問題,但在國外更重要的是欣賞;即便是過道,也不會讓它空著太多,藤編老長凳隨意的放在過道邊,再配圓鏡和抱枕,讓家居包裹在舒適和自然之間。
在沒有格局的限制下,公共空間客、餐、廚,正好占這兒房子的一半,並且還是採光最佳的朝向。從入戶一直到室內的實木地板,讓小房一點兒也不小,甚至比同等面積的房子,使用起來更方便、操作更大、生活不厭倦。
廚房與客廳之間的廚房,本該是餐區的餐桌,但開放式的廚房能操作的檯面本就不大,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需要一個大島台,讓廚房有足夠的操作臺,也能有就餐的餐桌。整面的大島台,看上去笨拙又占地兒,所以在比例上分為大理石島台,和實木餐桌,有高有低的搓開檯面和材質,適用于家庭需求中各種氛圍。
完全開放的廚房,在建立的島台之初,就已經規劃好了不緊貼著牆壁,留有一人的過道,讓家居動線能夠流暢;後方原本的廚房位置上,設計大高櫃,做好家電的儲物和生活收納。
從餐廳島台看廚房,入口處緊貼著廚房的水槽,也方便進門來洗手。
在櫃體設計上,如果捨不得放棄吊櫃,那一定要記得,吊櫃的一半尺寸可以往裡面推一推,放杯子方便,又不會碰到頭。
廚房的島台也是灶具的安置地兒,上下分別內嵌,頂還特意加了一層石膏突出板,對頂部油煙機進行歸位;白色的幻影簾,似紗簾又似百葉,穿梭在整個空間裡,陽光好的時候,直接照射到廚房中央,和地板進行互動,充滿陽光的自然。
從廚房看玄關和過道,正因為沒有牆體的約束,才能有這麼好看、自在的一面;簡約的風格,配合簡單的線條牆體裝飾,是多少人夢想中的樣子啊。
做為主要活動場所的客廳,一對雙人座的米色沙發、咖色的麻質地毯、木質的三茶几,整個色調低調溫暖,只用小巧的花卉、布藝進行點綴,讓屋子裡的舒適感,愈加強烈。
近看中間的茶几,不可否認它們很簡單、很常見,可卻可以自由的伸縮,為活動在客廳裡的人提供便捷。在陽光關照下,整個客廳的色彩都自然溫暖了許多,況且還有木製作、藤編籃等一些家居來幫助烘托。
沙發之所以不靠牆體,也是有地域原因的。一是沙發靠牆,電視機沒法正對著擺放;二是其中一面牆有柱子,安放下一個沙發後顯得有些包裹;不如將起改成下櫃上板,收納、展示兩個效果都達到了。
主臥室是一個朝北的空間,但西班牙的光線本身比較毒,而背光的房間採光卻是睡眠的最佳;配合上柔紗簾、藤編床……點綴著粗糙的棉麻布藝、老舊的小傢俱,舒服啊。
側面看過去,整個簡約風裡,更多的是自然的舒適感,正因為自然的存在,才會居住者倍加的放鬆。
角落裡的定制櫃、柵欄格,一半遮掩一半敞開著,對日常的衣物、小物件進行擺放。
隔壁的一間獨立衣帽間,一側的大衣櫃是衣帽間的常態,不過房間本身就小,也不想過分的填充滿,所以在佈局上,留有一半放藤編凳、抱枕、地毯等來裝扮氛圍。
衛浴本身就是暗衛,但這不是簡單裝修的理由;幹區,深藍色的上牆漆,下方白色的人字形牆磚,簡單的不繁瑣的精緻。從鏡子裡反射,看到的濕區,正好濕全部白磚,以此來加強視覺、成果的防護。
這樣的裝潢風格,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