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北京老房改造項目,從一代人到下一代人,在20多年歷史的板樓里,不變的三居室格局,經歷了兩代人居住觀念的升級。面對廚衛過小、小廳多門等老舊二手房通病, 在滿屋承重墻的建筑結構限制下,如何不靠「拆」讓房子重新煥發生機? 這個問題,我們在95后年輕人的家中找到了滿分答案。
108m²的老舊二手房,通過3個節點,盤活整個家的能量場 ,不僅實現了衛浴干濕三分離、廚房面積翻倍、獨立洗衣房的剛需訴求,還通過小組團景觀的設計巧思,讓平平無奇的三居室變成了一步一景的趣味性場域。日常動線轉折間,「景」總能在不經意間映入眼簾。
戶型:2室2廳
面積:108㎡
房屋坐標:北京通州
裝修花費:50萬
戶型圖
改造前戶型平面圖
房子在北京五環外的老舊社區,套內約100m²,公攤小雖然是老房子的優勢,但原始結構的廚房、廁所面積分配過小,使用極不便利;
而看似寬敞獨立的門廳,作為承接室內幾個重要空間的交通樞紐,4面墻5扇門的現實也注定了「用不上」的結局;
門廳到次臥還有一條長約4米的交通走廊,門對門的尷尬結構,使臥室內部一眼看穿,私密性欠佳。
改造前戶型平面圖
問題清晰,接下來就是「對癥下藥」 :
①弱化「門」的存在感,讓門廳能用起來
門廳5扇門的「走破式」格局,讓原本寬敞的空間難以利用,入戶感受也不好。設計師利用隱框門將正對大門的廁所入口隱藏,并將洗漱台外置,做懸挑式設計,搭配石材及苔蘚微景觀營造入戶小風景,豐富門廳功能的同時也讓小衛浴間實現了干濕分離的科學布局;
向左滑動查看改造前后對比
其余的門則保留了原始門洞結構,不做常規門框,僅用石膏板做造型美化,將丑門洞轉化為空間中的裝飾語言。
家政間與廚房的門洞,利用石膏板做假拱門,隱藏房梁,視覺上拔高層高
②「廢」臥室變廚房,所有空間都好用了
女主人想要大廚房,同時三間臥室的配置對于兩人一汪常住的年輕家庭來說,確實浪費,綜合考慮之下,設計師將與原廚房相鄰的小次臥改為新廚房,舊廚房一半分給門廳儲物,一半改家政間+晾衣區,兩個功能區中間由一道推拉門隔開,遮起雜亂,擋住洗烘衣機的噪音。
門廳視角的長廊
③廊道盡頭做端景,美也可以是一種功能
門廳到臥室的交通走廊剛好在房子的中軸線上,依次串聯門廳-客餐-主次臥,設計師將次臥入口移位至側邊,改善入戶視線一通到底的缺陷,原門洞位置則封起來做端景,成為銜接動線轉折的第一視覺落點,實現一步一景的豐富空間體驗。
Chapter 01
門廳
門廳墻面以胡桃木飾面包裹,強調功能區域的劃分。
考慮到入戶區的日常使用場景, 設計師在門側離地20公分處做了個懸空換鞋凳 ,凳子利用鋼結構打支架與承重墻連接,架子外包裹歐松板和石膏板,再刷上與墻同色的微水泥 讓其與空間融為一體,視覺上看起來就像是房子中自然生長出來的結構。
凳子上方定制600X1000mm的洞洞板,方便包包、口罩、鑰匙等小件物品的收納。
向左滑動,查看門廳與鞋柜關系展示
廚房移位置后,原廚房外側分給門廳儲物,定制600mm深度的鞋柜,內部搭配大容量抽拉式鞋架,輕松收下女主人的100多雙鞋子。鞋柜與換鞋凳一墻之隔,兩人的當季常穿鞋也可以直接收在凳子下方的懸空處。
鞋柜對面是原廚房管道, 利用裝修壁龕將管道包裹隱藏。
左滑查看轉角鞋柜結構圖
入戶門另一側,一組轉角柜銜接起門廳至餐廳的動線轉折,柜子面向換鞋凳一側預留300mm深度做拖鞋收納柜,柜內層板可靈活調節。
將洗漱台外置至門廳后,進門換鞋-掛衣-凈手的動線更加流暢。
考慮到入戶體驗及美觀性,設計師利用4X8的方鋼做造型,外包裹歐松板及超薄柔性石材,在洗漱台上方做造型屏風裝飾,台下則定制不銹鋼底座,鋪石子及永生苔蘚做微景觀,讓端景與功能相結合,美觀與實用兼備。
考慮到門廳是個無窗暗空間,而門廳與衛浴間的隔墻又是全屋唯一一面非承重墻,所以 設計師運用建筑手法「鑿壁偷光」,小小的方光孔就像是為門廳開了一扇扇小窗, 方孔中間搭配水紋玻璃,光照進來是會像水紋一樣流動的,映射在鏡面的光影也會有種朦朧的美感。
Chapter 02
客廳
從門廳進來便是客餐一體的起居空間,客廳寬3.7米, 墻面通刷微水泥,地面鋪設750X1500mm的巖板瓷磚 ,整體性強且耐磨,養寵家庭友好。
模塊式的跳色沙發 避免了大面積灰白空間的單調感,同時沙發靠背是可移動的,側躺或背靠,靈活度高。
客廳沒有采用傳統的窗簾而是選了豎百頁,它可以通過調整窗簾百葉的旋轉角度調整室內進光量。
大熒幕追劇的快樂,在家就能隨時體驗。內嵌式的電視柜其實也是為了滿足激光電視的投射比例而設計的,四周的空間也沒浪費,考慮到女主人的收納需求, 做滿了400mm深的儲物空間,寵物玩具、零食等雜物通通入柜,客廳區域能夠長久保持清爽整潔 ,電視柜功不可沒。
整個空間都采用了無主燈設計,磁吸軌道燈及無邊框射燈都是直接內嵌至吊頂的,這需要在施工時就提前將軌道燈預埋,再封石膏板刮膩子,才能實現燈與頂面齊平的極簡效果。
Chapter 03
餐廳
客餐廳之間由貫穿房屋中軸線的長走廊隔開,餐區利用轉角定制柜嵌入霧化壁爐裝飾,營造視覺落點,模擬跳動的火焰能夠有效提升家里的溫馨氣氛,為餐區增添一份煙火氣。
霧化壁爐實際上也是加濕器,很適合冬季干燥的北京。
餐桌結合餐邊柜做成半嵌入式設計 ,平時1.4米的長度足夠兩人用餐使用,有客來訪時將餐桌全部拉出到1.6米的長度,桌面與轉角柜最外側齊平,能同時招待6-7人用餐。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400mm進深的餐邊柜除了承載餐區雜物收納的功能外,同時也是水吧台和咖啡機,中間留白的開放式區域均采用水磨石巖板裝飾,可以用來放置咖啡機、燒水壺等小電器。
餐邊柜兩側結合 吊頂做斜切角設計 ,一來能夠弱化局部吊頂的突兀感,二來斜角柜600mm的寬度用來放酒剛好。
Chapter 04
廚房
效果圖1:1還原
原廚房是個一字型跑道空間,挪至隔壁的小次臥后,廚房變成更為寬敞的U型空間,面積也實現了翻倍增長。 原本只能「孤軍奮戰」的小廚房如今也能變成男女主人交流互動的居家場所。 新廚房依據取-洗-切-炒的下廚動線依次布局,使用更便捷,無拉手的櫥柜設計搭配嵌入式廚電,將極簡進行到底。
灶台區墻面旋轉與方太煙機同色的巖板鋪設,在簡約的基礎上營造出空間的啞光質感,同時也更方便日常清潔打理。
食材囤貨區左右兩側分別嵌入冷凍、冷藏ASCOLI兩台冰箱,中間預留位置安裝烤箱。
廚房功能強大,柜內利用小怪物拉籃將邊角空間充分開發,靠窗的高柜水飲區還藏著廚房里的第三台冰箱,日常用來冰飲品剛好。
Chapter 05
走廊
左滑查看改造前后對比
更改主臥入口后,兩間臥室中間的門廊新增端景裝飾,為入戶到客廳動線轉折的長廊營造一個視覺落點。 門框以歐松板打底,外層胡桃木飾面包裹做出頂天立地的效果,更顯層高。
墻面小范圍使用工裝常見裝飾材料 水波紋鋼板 ,鏡面的材質搭配燈帶 為空間帶來靈動效果 ,也能與衛浴間的水波紋光孔相呼應。
走廊另一側正對家政間,一道推拉門將雜亂巧妙隱藏,拱門造型儀式感強,視覺上同樣有縱向拉伸層高的效果。
Chapter 06
主臥
主臥入口正對衣柜的側面, 考慮到美觀性,設計師在衣柜側面做了一個300mm厚的開放式書柜墻 ,收納也能與「端景」相結合,讓美變成一種實用的功能。
主臥床頭對稱式設計,衣柜靠近床頭的區域做開放式儲物格,方便取物。
衣柜門同樣做頂天立地的設計,衣柜與書柜之間的圓滑轉折,安全感十足。
床頭做半高背板設計,搭配燈帶及嵌入式閱讀燈,滿足睡前閱讀的照明需求。
主臥陽台利用配重墻做吧台, 考慮到吧台桌面的使用體驗,將原本30公分寬的墻面加寬至60公分,桌面底剛好可以預留出250mm放腿的空間 ,而靠近床頭的位置則利用壁龕新增書柜,收納睡前常看的書籍。
Chapter 07
次臥
次臥目前主要作為衣帽間和書房使用 ,進門一整排長4.5米的綜合儲物柜從入口一直延伸至窗邊, 原本次臥門洞的位置現在則改成了辦公區。
墻面以軟木板裝飾,方便留存下那些一閃而過的設計靈感。軟木板上的地圖即是墻面裝飾,紅色大頭針也記錄著男女主人的旅行足跡。
Chapter 08
衛浴間
洗漱台外移至門廳后, 浴室利用玻璃屏實現干濕分區的布局 ,解決如廁「早高峰」的尷尬。壁掛馬桶做嵌入式水箱,盡可能避免衛生死角,水箱上方新增壁龕儲物,方便收納卷紙等消耗品。
設計師的裝修避坑TIPS:
浴室做隱形地漏設計更美觀,但日常開啟清潔都需要特殊工具輔助,因為嵌入地磚的緣故本身是有一定重量的,家里有女生清潔頻次常按周計算,怕麻煩建議可以做小一點,或者考慮不銹鋼材質的線性地漏。
洗漱台外移至門廳,供兩個空間使用。
為家人量身定制的收納系統、能記錄回憶的特殊地圖....家的意義就在于此,能夠承載居住者飽滿的情感,而讓愛意與生活融入住宅,或許就是獨屬于設計師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