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和丈夫在2021年底完成了她們家房子的裝修,別看面積不大,但卻塞下了三室兩廳,放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小房子了~
由于夫妻二人都很喜歡日式風的那種暖色系裝修,所以兩人商量後,決定將這套房子裝修成她們喜歡的日式風格,變成舒適的二人世界, 你還別說,裝修前後的差別真挺大的!
玄關裝修前後對比
玄關裝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狹窄擁擠,一進門,窄窄的走廊就給人一種逼仄感,看上去堵堵的。 裝修之後,夫妻倆將原本的廚房與餐廳打通,取消隔斷牆做成開放式設計,既讓一進門的感覺變得開揚了許多,又釋放了廚房的狹窄空間,可謂一舉兩得。
一進入家中的玄關,就被這種木質的色調吸引,無論是房門、門後的換衣鏡還是牆邊的玄關櫃,都保留了那種木色調的溫和雅致之感。
▲玄關櫃區域
而玄關區域的功能,被一組齊腰高的玄關櫃集合在一起,上面用來放進出家門時候的手機、錢包等隨身用品,同時收納口罩、藥品、清潔機等物。
下面的櫃子則作為鞋櫃,收納夫妻二人不算多的鞋子,避免給小玄關帶來雜亂的氛圍。
廚房裝修前後對比
廚房裝修前是封閉式的設計,空間狹小,為了能增加更多的收納空間,做了L形的櫥櫃和吊櫃,但整體空間還是給人一種擁擠的感覺。 裝修後,緊鄰餐廳一面的牆被打開,做成吧臺式的中島,隔斷廚房和餐廳的區域,也讓廚房形成了U形格局,不影響原本收納能力的同時,讓空間更加開闊。
▲廚房的中島
廚房的這個超大中島是改變最大的地方,既可以當作烹飪時的備餐和額外置物區,又增加了兩張吧台椅,變成一個小小的休閒式吧台區,夫妻倆有時會在這用餐,有時也會在這裡辦公或看看書。
廚房內的櫥櫃樣式,也全部進行更換,頂部的吊櫃採用白色飾面,底部的櫥櫃則採用木紋飾面,二者相互搭配,非常符合日式風格的特點。
▲冰箱邊磁吸式掛鉤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以外,廚房內還有很多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比如為了充分利用空間,而在冰箱側邊安裝的磁吸式掛鉤,可以掛小收納盒、烹飪的圍裙等小物。
而抽拉式的水龍頭,也讓清潔碗碟餐具和水槽都十分方便,細節做得很到位。
▲升降拉籃
頂部的吊櫃在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阿貝的身高,做了升降式拉籃的設計,打開櫃門後拉下收納籃,就能輕鬆拿到裡面存放的各種物品。
哦對,灶台選擇了電磁爐的雙灶,也讓檯面顯得更加平整、一體感更強。
餐廳裝修前後對比
餐廳裝修前,由于廚房不是開放式格局,所以空間無法靈活利用,再加上裝修有些老舊,讓餐廳的這個小小空間變得很零碎。 裝修後,夫妻倆用日式風格中常見的餐廚一體化設計,將餐廳和廚房相連接,做成相融合的格局,中間擺放四人位餐桌,整潔又實用。
▲餐廳的小餐桌
餐桌和餐椅都由夫妻倆親自挑選,一側擺放了灰色椅背的餐椅,和桌布很搭;另一側擺放了綠色凳面的長凳,平日裡夫妻倆會將它推到桌底,看上去更整潔一些。
靠牆的餐邊櫃,也是夫妻倆定制的,剛好填滿這處牆角空間,裡面可以收納碗碟餐具,和一些其他的日用雜物,上面的星星吊燈,則進一步對餐廳進行了點綴。
客廳裝修前後對比
很多香港的小戶型,客廳的空間都被盡可能地縮小,這套房子在裝修前也是如此,客廳在餐廳斜對面,只有小小的不到10㎡的樣子,但有一組飄窗,採光和休閒性還是不錯的。 裝修後的客廳,也保留了飄窗的設計,並且給電視牆增加了新的綠色牆面漆,雖然空間沒變,但看著有質感多了。
阿貝夫妻說,之所以保留這處飄窗區域,是因為外面的山景很漂亮!心煩意亂時,坐在飄窗上望向窗外,只是看著這種風景,心情也會逐漸平靜下來。
因為小家平時只有夫妻二人居住,所以乾脆直接選了皮質的雙人位沙發,旁邊有按鈕可以抬起腿撐,秒變貴妃榻,這個設計還是蠻舒服的。
▲電視牆
剛才也說了,電視背景牆採用了很有質感的綠色牆面漆,襯托著這台55吋的壁掛電視,看上去還有幾分高級感。
底部的電視櫃,如今也塞滿了各種物品,被當作雜物櫃和藥櫃使用。
書房裝修前後對比
往室內走去,沒想到這小小的家竟然還是三室戶型!如今的這間書房,之前也是一間超小型的次臥,擺上一張單人床,就佔據了大半空間。 買下這套房子後,夫妻倆毅然決定將這間有些雞肋的超小次臥改成書房,物盡其用。
▲日式格柵木門
衛生間門採用日式的格柵木門,磨砂玻璃搭配木紋框架,頗有幾分日本紙扇推拉門的雅致之感,同時這種推拉門的設計,也大大節省了空間的佔用。
▲可升降的桌子
工作區做了雙人位的設計,裡面是妻子阿貝的筆記型電腦,外面是丈夫的電腦,兩人可以在這裡同時辦公,那場景想想就溫馨甜蜜。
為了防止久坐傷腰,兩人還特意選了這種可以升降的桌子,坐累了站起來辦公,更健康一些。
至于工作臺的正後方,則用多鬥櫃來填補這牆面的空間,裡面做了抽屜和櫃格,用來收納一些工作中的文件和其他不常用的生活雜物。
多功能房裝修前後對比
現在家裡這間多功能房裝修前是一個小小的衣帽間/化妝間,空間同樣倍感狹窄,飄窗也完全淪為了置物空間。
但在裝修後,移除了笨重的衣櫃,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多功能房,裡面沒什麼傢俱,但用起來卻很靈活。
房間內的裝潢和陳設沒什麼可說的,基本上沒有傢俱,只是用地毯打造出了這樣一個可坐、可躺、可供朋友來留宿的多用途空間。
3CM厚的地毯提供了絕佳的腳感和坐感,在這裡看看書、玩玩手機、睡個午覺,都很舒服。
衛生間裝修前後對比
這個家原本有兩個衛生間,一個帶有浴室的公衛、一個僅有馬桶的主臥衛生間,都非常擁擠。
改造後,直接將這兩個衛生間打通,做成「三分離」式的日式衛浴,幹濕分區後日常使用和清潔打理都很方便。
▲左手邊的馬桶區
▲中間的洗漱區
▲右手邊的浴室區馬桶區、洗漱區、浴室區分別處于三個被分隔開的空間中。
馬桶區雖然狹窄,但後面有一扇小窗,也算是明衛;中間的洗漱區融合了滾筒式洗衣機,將洗衣機的面板當作置物區,解決了洗漱區空間小的問題;浴室則完全依照日式住宅的設計,做成坐浴區+浴缸區,比以前的衛生間和浴室用起來舒服很多。
▲浴室的晾衣杆
浴室中還有個「隱藏」功能,就是頂部的多功能浴霸,將衣服掛在上面的晾衣杆上,打開熱風功能就可以快速烘乾了,在很多日本小公寓中,都能看到這樣的設計。
主臥室裝修前後對比
最後,是家裡的主臥室,主臥室的空間其實相對來說還可以,在裝修前,也融合了書房的功能。 但在裝修後,由于把書房移到了次臥,所以臥室重新放下了衣櫃,並將地面抬高,做成地臺式的設計。
▲地臺式臥室
臥室床邊的地台層板都可以掀開,裡面收納一些過冬的被褥、大件衣物都沒問題。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臥室床板竟然是液壓式的設計,掀開後,裡面也有充足的收納空間。
床頭用條形木柵+格紋牆紙當作背景牆,很有和風之美,且格柵頂部也加入了燈帶,可以當作額外的照明和氛圍燈。
▲通頂式衣櫃
夫妻二人利用一整面牆的空間,做了通頂式衣櫃,另一邊還嵌入了一個很少見的家電——衣物消毒櫃,裡面可以用來給衣物烘乾、消毒、除菌,平日裡也可以當作額外的收納區,還是不錯的。
文末總結
到這裡,我們就逛完這對夫妻的小家了,是不是感覺面積雖小,設計卻還挺不錯的?
總得來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種裝修風格,以及很多細節設計的,將如此小的空間化腐朽為神奇,變成這樣一個溫馨、舒適、愜意的二人之家,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
小夥伴們喜不喜歡這個小家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