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 |
云行空間建筑設計
| 素園 |
安寧祥和 | 江蘇·南京
━
項目位于南京浦口湯泉,老山腳下。安靜祥和,清新宜居。2018年底,業主購置了這幢聯排別墅,供大家庭度假使用。原建筑空間為半地下一層結合地面四層的聯排住宅邊戶,院子位于東、北兩個方向。
對于家庭度假而言,是在豐富的人生中也需要停一停歇的點。
私屬的度假別墅,我們并不意在激起感官的震蕩和刺激,置入簡潔的布局內飾,不需要主張物質之豐富,素雅克制是空間的神采,居住者可以從生活目的性的求取中抽離出來,暫時做「心內無事」的閑人,在提供的另一種生活方式中感受平和與淡遠。
光 · 連接空間
打破原有的布局思維,梳理建筑與光、空氣、自然、居住者的重重關系,重新組織空間思路。
原本逼仄陰暗的地下室打開,使適合生活的空間可以得到擴充,卷簾門由玻璃門替代延伸至一層庭院下方,形成采光天井,在光線最好的位置布置樓梯,將負一層和一層的公共空間連通。
客廳雖處于地下,但縱向尺度上的打開帶來了行動自由感,采光條件優化后,陽光與綠植給棉麻材質的傢俱作配,如同居住者的關系,是平易的,親近的。
沿樓梯追溯著光線的來源上升,踏步懸挑而出,黑色的金屬扶手纖細堅韌,以強烈的雕塑感拉開空間的虛實,讓人擁有迂回婉轉的互動。
負一層南北向之間的配套區,通過木頭材質進行覆蓋。空間的收放,與功能相對應。收放的節奏里 ,一條南北向的長地台貫穿空間秩序,引導行動和視線向樓梯方向轉換。
食 · 共享空間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空間的質感表達也是深入淺出的,釋放建筑本身的結構,功能需求通過人工構造由南向北懸浮于原有的柱體之間,架構出中西廚和聯動的家庭用餐區域。餐廚中心巧妙地將結構與柱體結合,功能以超長島台為中線對稱而置,它是豐富的流轉的,每一位家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同時獨特的構造為空間和居住者提供非常多的觀察體驗和細節感受。
橫向長窗的加入,讓下廚時的人與自然光影產生連接,煙火氣與自然比鄰,這份細枝末節的詩意是從不曾「遠人」的。
餐廚空間在頂面材質的界定下,與社交餐廳拉開對比,北向大量的自然光線經過尺度的收縮到達此處時,早已變得柔和。
一應操作互動和交流場景圍繞著中心島台可以更生動自然的發生,陶然共忘機,家族情感也纏繞進生活本身,熱忱的氛圍與簡凈的空間適配,由精微處溢蕩至廣闊處。
架構之美不止于空間形態,也在于形式與功能的復合,一條線性燈以構造的形式為島台、家庭餐廳以及社交餐廳提供了照明,凝聚的意向集成在此,餐廚因此轉換成感染力極強的家庭交流空間。
憩 · 再生空間
臥房作為空間中的空間,核心便是私密性和安全感,讓睡眠空間都分布在建筑的最上兩層,獨立的特性使得空間紛紛收縮尺度營造出更沉浸安心的氛圍。
白色和木元素根據不同的邏輯在不同的空間實現各具其特征的臥房形式,推敲功能細部,收納和桌椅等附屬也因空間制宜。
整合和簡化空間時在內部形成錯層關系,睡眠區順勢以榻榻米的形式成全安睡之地,功能和使用者在空間地形中得以自適,躺下時被拉近與頂面的距離,木質在上下方共同延伸,自然的溫度深入空間中去。
主臥是南北相聯的多個空間,最平凡的物料化作空間串聯的線索,木制隔斷明確包裹住睡眠區,日式和紙模糊光線,居住者在清晰和朦朧間,愜意而憩。
衛生間引入當地特色溫泉, 水汽纏繞,溫度催生出心曠神怡,實在的體驗自然的在地性給居住者帶來的療愈與共生關系 。
一座安靜素然的房子
總是格外適合停一停歇
從這里出發
再回到這里
容納情感
積蓄力量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項目名稱 | 素園
項目地址 | 江蘇 南京
主創團隊 | 云行空間建筑設計
項目周期 | 2019.05-2021.05
建筑面積 | 300㎡
項目類型 | 設計+半包
空間攝影 | 黃秉文
主要材料 | 木飾面、乳膠漆、大理石、烤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