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E,取自荷蘭語收藏之意。業主希望將COLLECTIE中古家居的店鋪空間塑造成匯集百家珍寶的收藏夾。讓人們在這里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溫暖而富有趣味的雅集;讓人們在上世紀的經典設計的交融中,開啟一場探索身體,傢俱與萬物的親密對話。
▼項目概
店鋪的建筑改造與室內設計由office FORTE操刀,致力于創造一個鏤空的百寶箱,讓光、景、人無間穿梭變換,同時建筑構件本身成為精巧的零件穿插其間,既定義了寶箱的結構,又成為箱中的收藏。
▼室內陳列的傢俱
設計中營造了各種各樣的開口,促成室內外及室內空間之間的流動。在建筑改造尺度上,從西立面與第五立面的方向,建筑分別被兩個立方體量穿透,預示了兩個人流與光線的主要方向:一,從西面引入空間腹地,二,從建筑的中心垂直向上。
▼店鋪外觀
▼外立面開口
體量切削作用于平面自然形成了類九宮格的布局。在建筑內部靠近入口處,建筑師[插·入]鏤空的圓筒體量,將建筑的西北轉角融匯成多方向流動的空間,在入口另一邊則形成相對封閉的方形房間,用于特殊或臨時展陳。中庭四周的片墻以插接的方式與二層樓板結合,與中庭四角的柱子間形成與節奏的開口,使得中庭成為角部弱定義的空間,在擁有足夠墻面應對展陳的同時,與周圍環抱的空間之間有緊密聯結。
▼建筑師[插·入]鏤空的圓筒體量,將建筑的西北轉角融匯成多方向流動的空間
▼中庭空間
▼中庭俯瞰
▼弱定義的空間
▼中古傢俱的雜糅
構件細節處理上,建筑師通過消解建筑構件的定義與體量,來呈現語義的曖昧與空間的模糊。一層墻面延伸到二層成為欄桿,消解了建筑構件的單純定義。柱子作為承重構件,其長細比突破常規認知,豎向排列的條磚更進一步消解了柱子的重量感,并進一步拉高了柱子的比例,使柱子好似拉住屋頂的拉力構件,扭轉了受力方向的認知。
▼建筑師通過消解建筑構件的定義與體量,來呈現語義的曖昧與空間的模糊
▼一層墻面延伸到二層成為欄桿,消解了建筑構件的單純定義
外墻的兩個側窗狀似被鑿開的洞口,與西立面中間的方形洞口形成對立的主被動關系——視線上,敞開的大門與窺視的洞口并置;建造上,砌筑的加法與鑿除的減法并置。二層的圓木扶手如穿針引線一般將柱與墻織緊,在虛實之間營造了隱隱的力量感。
▼窺視的洞口
▼二層的圓木扶手如穿針引線一般將柱與墻織緊
▼二層扶手旁的陳列空間
室內的材料顏色基調定為淡草綠與大地色,在與中古傢俱經過實踐沉淀于包漿的色澤協調的同時,為空間注入清新的光澤。草綠色在收藏寶盒中好像綠寶石仗,與裝點其中的盆景植物相得益彰。
▼室內的材料顏色基調定為淡草綠與大地色
▼傢俱為空間注入清新的光澤
▼各式各樣的中古傢俱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西立面圖
▼剖面圖
項目名稱:COLLECTIE 中古家居店鋪設計
項目類型:建筑改造+室內
設計方:office FORTE 北京孵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完成年份:2022
設計團隊:吳曉涵
項目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半截塔路 朗園station 23號庫C6-1
建筑面積:333㎡
攝影版權:COLLECTIE中古家居
客戶:COLLECTIE中古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