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部落 | 公眾號 shejibuluo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對夫婦,經歷了十一年的愛情長跑,跨越南北又經歷異國、異地戀,從國外漂到國內,接著在國內北漂、廣漂、粵漂,平均每九個多月搬一次家。
經過了太多城市的輾轉遷移,從藏老鼠的工廠宿舍搬到城中村農民房,終于積攢了足夠的實力后,他們決定擇一城終老,選擇在美麗的杭州落地生根,并買下了這套新房作為自己的家。
經過十幾年的「漂泊」之后,在杭州安的新家是一套 100㎡的三居,整體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兩人未來的生活需求。
三房格局對夫婦倆來說利用率不高,最終決定將整體戶型 改成兩房,原本的次臥被包進主臥,整合為 更寬敞舒適的套房;原本的次臥則保留,作為父母偶爾過來小住的臥室,未來孩子出生也可以作為兒童房使用。
餐廳看向玄關
純白色打底的家,格外有種 藝術氣質。入戶處的全身鏡選用曲線造型,旁邊如美術館一樣陳設著各類裝飾畫,它們都是夫婦倆親自設計、動手制作的,他們說,希望每一位來到家中的朋友,進門就能感受到 「家如其人」般的鮮明特征。
這個戶型最大的優勢,就是客廳一側 無遮擋的落地窗,為了充分展示這一特質,設計師 將陽台包進了客廳,讓落地窗的自然光自由地灑進客廳,實現超棒的自然采光。
從這個角度望去可以直觀感受,通過室外自然光的照射,整個公共區域都無需擔心采光問題,白天完全不用開燈,也可以在家中任意角落閱讀。
從玄關穿衣鏡里看客餐廳,不同功能區復合在同一整體空間,視覺上更顯 寬敞通透。
客廳中的 裝飾畫是女主自己設計的,她把過往在不同城市住過的房子,拼接組合打印成了一幅畫,取名——遷囍,寓意著喬遷之喜。
沙發背后的 屏風也是夫妻倆一起設計的,最初的靈感是模擬水滴的造型,也希望能夠在尊重原創的前提下,讓自己的家更加獨一無二。
屏風用的是 實木多層,所以成品更加厚重有質感,在這個淺色空間里成了視覺重心的存在。
夫婦倆平時在家都很喜歡看書,不管是沙發還是邊上的單椅,都選擇了 靠背較高的款式,舒適感更好,瞬間提升閱讀體驗。
空間沒有進行明顯的劃分,窗邊就是家中的 閱讀休閑角。
窗外的自然景觀盡收眼底,女主平時喜歡坐在家中,看著微風輕拂樹葉,感受著時間的流逝,這是一種十分 治愈又奇妙的體驗。
閱讀角內隨地而放的 小書架,也是用屏風板材的邊角料制作的。
電子鋼琴也放在這里,經典的蒙眼大衛雕塑和獨特單人椅,進一步升華濃郁的文藝格調。
將陽台一側做了 弧形角的抬高設計,含蓄地實現功能區的界定。這里作為家中寵物的「起居室」,可以放置它的飲水裝飾或是貓砂盆。
落地白紗簾,球形落地燈,打造出一個寧靜無擾的避世角落。
窗邊是從國外海淘回來的 中古椅,算起來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從上世紀的國外到現在擺在自己家的窗邊,時空交錯的相遇,充滿奇妙感。
餐廳不僅作為純粹的用餐空間,而且兼顧了在家 臨時辦公的功能,將不同功能整合,達到空間的折疊,不會因功能分區的不同而打斷空間。
餐廳的餐桌也是夫婦倆設計制作的,自己去市場定制的石材拉回來,然后選用了屏風同款的木材作為桌腳,用他倆的話說:「餐桌又是立省大幾千。」
靠墻打造了餐邊柜,開放封閉搭配,同時滿足展示美貌和藏起雜物。
線下購買的桌面選用了 木化石,也可以永洞石,價格相同,啞光面的質感會更高級。
以濃郁的黑色突顯主臥入口,采用寬大而儀式感十足的 雙開門,在極簡溫馨的開闊空間中,增添一絲厚重和層次感。
在滿足日常功能的同時,以 寧靜舒緩的基調營造休憩空間,盡可能地克制各類瑣碎元素的鋪陳,用家居純粹的體塊與觸感構建空間平衡。
懸浮般的床體透出幾分輕盈,撞色的枕頭與裝飾畫色塊巧妙呼應。吊燈也是女主自己設計的,吊燈DIY的成本總共100多塊錢。
主臥看向客廳,黑色雙開門與客廳黑色茶幾色系呼應。這個角度可以直觀感受空間的線條美, 曲直交錯搭配,大小色塊錯落有致。
主衛將裝修剩余的石材做了淋浴間隔斷,不管材質還是色調,都能夠與干區台盆整體連接,也算是無意間的精巧設計了。
鏡子是用 發泡膠DIY自創的,有種洞穴般的奇妙質感。
次衛打破了常規瓷磚搭配的固定思維,重新將三款瓷磚進行了排列組合, 同色不同款,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效果,馬桶區還配置了智能馬桶和實用的噴槍。
這個絕美雜志風之家,傢俱大部分都是夫婦倆親自打造,雖然辛苦一點,卻讓空間多了獨特味道,也淋漓盡致體現著他們對家的珍愛。
愿多年輾轉漂泊的生活結束后,在這個美好的小世界里,迎接幸福溫暖的嶄新人生旅程。
房屋信息
項目地址:浙江 杭州
使用面積:100㎡
項目花費:30w
設計機構:文青設計
設計收費:160-280元/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