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很多的俗語流傳著。這些俗語,是老祖宗們的生活經驗,還有對事物觀察的規律總結,蘊含著非常多的智慧。雖然很多的俗語,和現在的生活環境格格不入。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依然值得大家去參考。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句俗語: 「房子見墓,重找活路」,這句話是啥意思?其中蘊含了什麼道理?
在生產力、建筑水平低下的古代,普通人建造一座房子,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時間、精力。即便是現在,建房、買房也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因為,一套房子將會影響未來幾十年的居住舒適度。
建造房子或者買房的時候,地段、布局、樓層、周圍環境,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把房子建造在墳墓的旁邊,或者房子處于陵園的附近,那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房子見墓,重找活路」,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就是說,建房、買房選在墳墓的附近,開門、開窗可以看見墳墓,那將是非常不吉利的預兆。如果有這種情況,最好重新選在居住的地方。
1、風水的角度
墳墓叫做「陰宅」,是給死去的人居住的地方。而活人居住的房子,叫做「陽宅」。如果房子和墳墓挨得很近,就可能會出現陰陽相沖,屬于非常不吉利的現象。
如果房子可以看到墳墓,就證明距離很近。陽宅的陽氣充足,陰宅的陰氣旺盛,兩者太接近的話,容易造成「水火不容」的情況。這樣一來,陽宅的氣場就會被削弱,甚至被沖散,非常不吉利。
2、心理學的角度
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很忌諱談論喪葬方面的問題。談論都覺得晦氣,更別說家里能夠看到墳墓了。
幾千年來的傳統,讓人們對墳墓有一種天然的恐懼,覺得它很陰森恐怖。如果家里能夠看到周圍的墳墓,就會經常在心里感到恐慌,尤其是晚上的時候更加害怕。長此以往,自然會影響身心健康。
3、環境的角度
古代是農耕社會,耕種才是頭等大事。因此,肥沃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拿來種植農作物。墳墓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偏僻,貧瘠、陰涼的地方,正常來說,都是比較遠離人煙。
如果房子建造在墳墓附近,就表示房子的所在地很貧瘠。想要在房前屋后種植農作物,效果會很差。并且,還可能是環境比較潮濕、陰暗。如果長期生活在潮濕、陰暗的環境,家里容易發霉、滋生細菌,對身體健康不利。
房子就應該建造在熱鬧的地方,這樣才熱鬧、有人氣,有問題也可以彼此互相照應,更加有利于人際交往。
不管從迷信的風水角度,還是從心理健康或者周圍環境等角度出發。房子都最好不要建造在墳墓的附近,否則的話,容易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建房、買房一定要注重地段、周圍的環境,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