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農歷當中,一年有354天,但是為了農歷和陽歷在季節上能夠保持一致。因此,老祖宗們增設了一個閏月,借此來調整多余或者缺少的日子。于是,閏月就出現了。
而今年是癸卯年,剛好有兩次立春節氣。也就是老人常說的「雙春」,今年的農歷有384天,多出了一個「農歷二月」。對于過慣了陽歷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壓根就不會注意。但是對于民間傳統來說,閏二月是非常講究的一個月份。
因為,今年的閏月不簡單。進入閏二月之后,外嫁的女兒要給父母送閏月鞋,還有送豬蹄、面線。寓意幫父母擋災,祝父母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在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 「閏月6不做,平安無災禍」。6不做是指哪6件事情?具體有什麼講究?
雖然說閏月已經是春暖花開,但是這個時候的氣候變化還是很大的。尤其是晝夜溫差,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的話,很容易被寒氣入侵,從而出現著涼等情況。
俗話說:「春捂秋凍」,還有一句歇后語:「二月里穿單衣,為時過早」。閏月也還是在二月,為了避免感冒,最好不要穿著單衣到處「浪」。
結婚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從古至今,結婚都是要挑選良辰吉日的。因為閏月是為了平衡陽歷和農歷的差值,屬于額外多出來的月份。在天干地支里面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這個月份。
「沒月」諧音「霉月」,是指倒霉的月份。因此,閏月是屬于不好的月份,在閏月里面都沒有什麼好日子適合嫁娶。如果在閏月里結婚,是很不吉利的。
普通人是過生日,而上了年紀的人才是過大壽。過壽、過生日都是按照農歷來進行,但今年有兩個農歷二月。于是,人們約定俗成,在閏月里面是不過生日的。
閏月過生日,就相當于過了兩次的生日,屬于「過重」。按照民間的說法,過生日就是長了一歲的意思,如果一年當中過了兩次生日,就相當于長了兩歲。
按照迷信的說法,長了兩歲,就等于多透支了一年的壽命,屬于「冥壽」,非常不合適。
在民間,一直都有「閏月不動土,閏月不造屋」的說法。因為閏月是「霉月」,如果在閏月里面動土,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容易破壞家里的風水,也會影響家庭的運勢。
搬家也是如此,想要以后日子紅紅火火,旺財旺人,就需要找個好日子才能喬遷。而閏月里面是不存在嫁娶、喬遷的好日子。所以,喬遷還是稍等等一等,不要在閏月里面進行。
在民間有「閏月清明不上墳」的說法,因為閏月是虛月、霉月,屬于并不存在的月份。如果閏月上墳的話,屬于「犯重」,可能會遇到不好的事情。
上墳、掃墓的話,盡量避開清明節的當天,「前三后四」,提前三天或者往后四天都可以。并且,立碑、改墳、遷墳等事情,都不要在閏月里面做。
在閏二月的清明節前后三天,不適合遠行。按照老祖宗的說法,「 清明交節在望日,月亮在巳位而望,月圓之時陰氣強旺,月亮在軫宿,易追尾,巳火壓金,金為財。」
意思就是說,這幾天時間,不管是工作還是旅游,最好不要去西南方向。
關于閏月,都是迷信的說法。現在凡是都講究科學,這些傳統的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聽一聽就行了,沒必要有那麼多的顧忌。
現在是科技時代,凡事都講究科學。老一輩人關于「閏月」的這些說法,很多都是一些迷信思想,并沒有什麼科學道理。我們只需了解就好,沒必要事事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