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部落 | 公眾號 shejibuluo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浪漫的女孩,有留學經歷,內心世界柔軟豐富,她的家是北京海淀區套內110平的三居,較新的二手房,目前獨居,父母偶爾來小住。
屋主希望在獨處的時候回歸自我,創造一個舒適放松、與自己高度契合的家,「沉浸式」享受自己的小世界。
屋主對于房子風格沒有固定的要求,唯二強調的是 要有好用的廚房和浴缸,以及可以讓她「歸家即治愈」的氛圍。
套內 110平的二手三居室,屋主不滿意的地方和居住訴求如下:
1、 空間轉角太多,整體不夠通暢,住起來有點蹩腳;
2、 廚房又小又黑,只夠轉身,使用感差;
3、 想要一個獨立大浴缸,目前的衛生間放不進去;
4、 想要大一點的獨立衣帽間;
5、 餐廳需要偶爾聚會用,需要大空間和動線靈活的布局。
改造要點提示:
1、 拆掉門口的小臥室,餐區隨之變大,中間一小段不能拆的墻通過設計將其弱化;
2、 拆除廚房隔墻改為 開放式 ,把部分櫥柜延伸到餐區和小陽台做西廚補充;
3、 拆除南側主臥的迷你衣帽間,設計 過道式衣帽走廊 ,增加衣物存儲空間;
4、 原來連通的兩個衛生間隔開,小衛生間規劃為北側次臥和餐廚區使用,主臥面積更大的衛生間安排了大浴缸;
5、 南側陽台拆除非承重墻部分,增加南北空間的采光,設置了干衣區。
拆掉進門左前方的無窗迷你臥室,整合出14.5㎡的玄關空間。 通過餐廚、次臥和次衛的光線+墻體裝飾,組合出 柔和唯美的進門風景,踏入家中瞬間可以沉浸放松下來。
沿不能拆除的墻體設置了 L形玄關柜,長條形空間的美感被釋放出來了。玄關柜內含旋轉鞋架,外衣、帽子、包包和行李箱分區收納,柜門底部做了條形開孔,里面的暖氣可以散熱無阻礙。
柜子與墻體一色,轉角都做了圓角,削弱存在感,更顯 溫柔雅致。
L型柜體對面安排了木邊框穿衣鏡,與旁邊的柜子都是屋主喜歡的復古風格。屋主說這個美好的玄關對她來講,每次出門、回家都是一次 「準備變身」的儀式。
進門向左來到客廳空間,也是屋主最常駐的家庭空間。雖為一個大的整體空間,但被設計師設定了無數個小的場景。
設計以 增加透光量和弱化房間棱角為主,拆除了陽台與客廳間的隔斷。 因為很多結構不能拆又希望增加采光,晾衣陽台選擇了 拱形結構。
屋主喜歡歐式傳統建筑的氛圍,電視墻的左右都留了 小墻柱,一是增加電視區的裝飾感和儀式感,二是用來削弱空間陰角。南側墻柱與拱窗圍合起來的區域,可以作窗邊讀書區或植物角。
六邊形的陽台用來養植物和畫畫,也可以在這里練練瑜伽或揮起畫筆,或獨自午后享用著下午茶,微風吹起,柔軟的紗簾拂過……
為了不讓客廳的大轉角影響柔軟氛圍,設計師對轉角做了一些處理。
這個巨大的轉角是戶型結構自帶的,也是整個客廳最大的陰角。依照業主喜歡的古典氛圍,做了 圓弧墻體+三角壁爐的結構。
不管從動線還是功能上,玄關都是隱形的空間中心。 這個位置不但預示著屋主的身份轉換,也優化著各個空間的功能。
入住后這里也是屋主最喜歡的區域,可以在單人沙發上放松,也可以擺弄插花蠟燭。雖是電子壁爐,溫暖的火光仍能撫慰人心。天氣寒冷的時候,坐在壁爐旁,蓋著羊毛搭毯,感受著微微的燭光……
客廳是全屋光線最好的地方,因此可以采用 偏古典的硬裝,比如豐富的吊頂和墻面裝飾線,圓弧形的吊頂轉角、拱窗。
軟裝相對更時尚摩登,接近于當下流行的 「老錢風」。 經久不衰的款式和高品質的材料,被應用到家居中也非常妥帖精彩。
沙發區并沒有選擇很法式的傢俱,而是用了偏向 侘寂風格的款式,造型更加沉穩有力量感,顏色材質上則輕盈溫柔。
客廳最小的陰角,也是主臥入口,用壁燈和植物來化解,從每一個場景到另外的場景都是美麗的。
看似和整體氛圍毫無關系的包豪斯搖臂燈,去匹配了一顆身高剛好的金山棕植物,好似享受著光照的植物在茁壯成長,每天早上起來都是生機勃勃,能量滿滿。
來到主臥,要先穿過步入式的衣帽間。主臥拆掉了原來的小衣帽間,以走廊的形式 做2個大衣柜+2個小柜,擴大了容量,床區到浴室動線也更順暢。
兩處小柜子做抽屜更方便,同時也用于填充走廊區的空白和轉角,讓臥室空間更有緊湊感和安全感。
睡眠區域以 溫暖柔軟為主,LV的螺旋薄片吊燈作為點睛之筆,靈感來自日式宣紙燈,是現代設計與古老工藝的完美結合體。
床頭兩側是設計師手動涂刷的 石膏材質壁燈,儀式感拉滿的同時也減去了繁縟。 床頭一側選用了 有機材質的小邊幾,顏值很高,觸感也不會冰手。
另一側選用了具備收納功能的小邊幾,保留了客廳的古典元素硬裝,包括墻面和天花板窗簾盒的古典裝飾線。
原來戶型的兩處衛生間是連通的,改造后擴大了主衛,并與客衛完全隔開, 這樣就可以放下屋主心心念念的 浴缸,親友來住的時候用另一個衛生間,更衛生也私密感更好。
這里也是屋主護膚化妝的區域,長長的台面安置下她的護膚用品。 水龍頭用了銀色鍍鉻質地搭配貝母元素。
玄關向右則來到廚餐廳區域。廚房與隔壁陽台的承重結構不能拆除,于是沿墻體都做了 櫥柜,既弱化柱體突兀感,又十分實用。
地面使用了Art Deco風格的 幾何裝飾地磚,與櫥柜風格呼應,弱化空間「多柱」的硬傷。
雖然一個人住,餐廳也安排了 1.8米大桌,滿足屋主偶爾在家開party的習慣,大桌可hold住多人吃飯、玩游戲,玫紅色座墊搭配黑藍懸針椅高級感滿分。
櫥柜從廚房延伸到餐廳用作餐邊柜,冰箱放在餐區,方便拿飲品。 設計師把櫥柜設計成與墻體一色,并做有裝飾框的輕復古柜門,以弱化墻體較厚帶來的突兀感。
改造前的廚房只有4.3㎡,狹小閉塞,只能容納一人轉身。 屋主通勤時間規律,平時喜歡烹飪,為滿足下廚體驗,將其打開做開放式,櫥柜延伸至餐廳和小陽台,提高使用率。
原來的廚房安排洗切炒和烤箱,小陽台安排咖啡機、空氣炸鍋等小電器,洗衣機也安排在此,為浴室釋放空間。
將承重柱間的空間也全部利用上,做了壁龕,洗菜盆安排在窗邊,洗菜的同時還能感受窗外清風和風景。
水槽選用了 farmhouse風格,陶瓷材質,一點小的法式鄉村元素,現代感十足的銀色金屬材質,搭配恰到好處的貝母白點綴,絕美!
玄關延伸進來就是次衛空間,每次回家換好拖鞋、放下大衣,可以直接過來洗手和消毒。
次衛縮小面積,保留了淋浴功能,采用 墻地頂一色的手法,視覺上更顯大且自帶高級感。
次衛的右手邊就是次臥空間。簡單的床+衣柜的結構,舒適而雅致,主燈和床頭靠背選擇了溫柔的裝飾。
裙褶吊燈和絨面質感的厚重床頭,都散發著屋主喜歡的質感。
內心柔軟豐富的女孩總是擁有獨特的魅力,她們往往與真實世界保持著距離,在放松獨處的時候回歸自我,享受自己的小世界,療愈與外部世界的沖突。
而設計師面對這樣一位屋主,致力于創造一個舒適放松且與她性格和習慣非常契合的家,讓她可以在這個小世界里盡情精彩。
房屋信息
項目地址:北京 海淀
使用面積:110㎡
項目總花費:100w
設計機構:白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