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三世同堂之家。業主是一對性格沉穩、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夫妻,和他們的父母、孩子共同居住,他們希望新家能保有各自生活空間,同時兼顧大家的隱私性。整體的基調要以厚重為主,但不拘泥于傳統中式的繁復,在東方雅致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了現代元素,呈現出一個即符合現代人使用需求,又能充分體現傳統中式韻味的品質空間。
★ 原始平面圖
原戶型是房屋為當下最受歡迎的橫廳戶型。但部分區域動線混亂,通透性不足,于是將部分空間重新規劃布局,拆除部分墻體,致使動線更流暢。
★ 戶型拆改
對于三代人居住來說,這套房子的面積非常寬敞,但是在空間布局上存在一些的問題。設計師對整個空間戶型進行了小幅度的改動,讓整體能夠更加的活潑,滿足業主不同的生活需求。
1、首先是廚房旁邊的過道,進行了拆除處理,讓閱讀區到廚房的動線更加便利;
2、其次,拆除了閱讀室的隔斷墻體,讓閱讀區的功能性更足;
3、拆除西廚后方的衛生間非承重墻體,將其打造成儲物間,分擔家里的儲物功能。
★ 平面布置圖
這個項目將住宅本身所散發出來的沉甸甸的氣氛,延展到室內,把中國式的簡潔,內斂與隨意兩種不同的特質,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中國簡約的風格在整個作品中被巧妙地運用,而不會讓作品看起來過于突兀。反而給人一種唯美的感覺。
在原有門廳的基礎上,增設了一個木質的柵欄,不僅保護了門廳的私密性,還對室內的光線進行了合理的分割。同時也裝點著盆景,形成了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讓人覺得更加的舒心。
全屋以白色為主色調,局部點綴金屬元素、原木、石材,綠植,細節之處彰顯精致感。
由于房子的層高比較好,所以他執意要把客廳做成下沉式,這樣不僅不會壓縮除了客廳之外的其他空間,還可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讓人看起來更加的錯落有致。
下沉起居室突破了傳統起居室的限制,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感,同時也使空間的層次感更加明顯。
整體以白色為主調,配以金屬元素,原木,石頭等元素,細節上盡顯細膩;地板采用了米黃色的地磚,使空氣清新;簡潔的懸空天花板,配上水晶吊燈,簡潔大方。
客廳沙發背景墻運用了白+原木的設計,原木為材,線條美之,在光影的作用下,既發揮出了原木材質的溫馨,又可以將收納展示效果發揮到極致。
杏色的皮質沙發十分的溫柔典雅,也為業主提供了一個更加溫馨和休閑的空間氛圍,一家人可以圍坐在客廳,享受難得的團圓時光。
簡潔的色調,加上明媚的光線,讓這個客廳顯得明朗而不失高貴,充滿了一種高貴的氣息。
新中式風格,可以選擇的東西很多,但同時也不會缺乏獨特的風格,一張木質的茶桌,給人一種很有活力的感覺,再加上一層白色的窗簾,讓這款產品看起來更顯典雅,更顯浪漫。
為了讓主人的客廳有足夠的收納和展示的需要,設計師在電視墻的右邊,還特別打造了一個通頂的收納柜,在收納柜的下面安裝了一個壁爐,給主人帶來了一個更溫暖、更悠閑的空間氣氛。
整個設計以非常低調的暖色調為主,以簡約的風格和簡約的風格,以簡約的線條和精致的點綴,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美。
從整體上來說,這是一次對餐廳整體布局的優化,不僅是向外擴展,而且還增加了大量的桌邊柜子,讓餐廳看起來既美觀又實用。
餐廳與客廳連接,開放式的設計,使整個餐廳顯得通透大氣。
餐桌面采用實木的材質,日常能容納6~10人左右,實木桌面呼應了全屋風格,不同造型的餐椅則滿足了一家人的不同需求。
餐廳后方的完整墻面作為餐邊儲物柜的空間,開放式的儲物形式讓屋主更加容易方便拿取,展示性更強。
字畫與儲物柜完美銜接,讓空間告別單調,也為就餐空間增添了幾分精致感。
桌子的頂端,則是一盞燈籠狀的吊燈,它與餐廳的氛圍相融合,增添了餐廳的整體美感。
裝飾簡單而又大氣,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息,讓人感覺到一種溫馨的家的氣氛。裝飾簡單而又大氣,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息,讓人感覺到一種溫馨的家的氣氛。
增加了西廚房的功能,讓它的運行變得更加的便利和合理,人們可以在這里進行日常的用餐,存放餐具,或者是做糕點面包。
主臥室有單獨的浴室,有單獨的衣柜,有大面積的飄窗,一應俱全。布置很隨意,很舒適,選用乳白色為主色調,襯托出整個空間的高檔與從容。
兒童房的配色和主臥不同,淺粉色的子母床,搭配同色系的窗簾,更具有年輕化的氣息。在有吸頂燈的同時,輔助光源不可或缺,吊燈和提供間接光源的壁燈可以作為小夜燈,也渲染了臥室的氛圍感。
另一間兒童房,在維持了現代風簡約之美的同時,還將其與舒適而優雅的裝修相結合,用更加溫暖、安靜的氛圍來歡迎晚上的到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睡眠環境。
這個空間本來是用來做多功能能源,后面重新設計,變成了一個多用途的房間,既可以作為辦公室,又可以作為家庭娛樂的場所。
家庭活動區沒有過多的陳設,而是在軟裝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將整個區域劃分得很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