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苑」位于舟山的一個島上,年輕人的外出打工,島上的房屋空心化接近了70%,設計師團隊選取了海邊兩個空置了約70年的房子作為改造點。
房子的原身是由當地的石材建造的,結構完整且堅固,屋面則已有部分塌陷,在設計團隊等人的合作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工期,云海苑落成。
外觀視圖
改造前
整個村子以石屋建筑為主,不過大多數都已荒廢,久無人住。
團隊沿著過去村里人搭砌的石階往村子深處走,卻罕見煙火氣息。
因為生活交通的不便,年輕人都遷居出去,留守在這里的只剩老人。曾經500多戶的村子,如今只剩下9戶、13個人的「無人村」。
改造前,兩棟房屋屋頂已經整體塌陷,散落破碎的磚瓦落了一地,四周的雜草竄得和人齊肩。
走近一看,由于兩棟屋子均面向大海,潮濕的海風常年不斷侵蝕,房子表面長滿了肉眼可見的霉菌。
45天的時間,設計團隊一直在圍繞著如何把海景引入室內,一直關心著房子里的人如何多角度的「看景」,而之前的兩個老房子進身開間尺寸都太小,不適合當代的社交空間尺度的硬傷。
新房子用了鋼筋混凝土為主要的結構,結構與空間完整統一,沒有過多裝飾,用混凝土作為構造與裝飾,可以抵御海洋的極端氣候所帶來的侵蝕。
改造后外觀
一樓庭院
這是這套房子的入口,是一個小型的院落,沿著老舊石板搭建的步道上慢慢地走進房中。一樓客廳、廚房、餐廳都在這兒。
△風雨廊看向客廳 ©章勇
△風雨廊景窗看向公路 ©章勇
就地取材,用枯木和麻繩做成的秋千,懸在空曠的過道處,夏日的傍晚,坐在這里,蕩著秋千,吹著咸咸的海風,時間會在這里變慢。
一層公共空間
客廳以淡米色、淡咖色為主色調,從沙發、座椅、靠椅、木柜、餐桌,都是單一色調,沒有任何復雜的圖案,簡潔干凈清爽,和大海的感覺自成一體。
一整面的落地窗,270°的海景視角。坐在客廳看報或者餐廳用餐,都可以看到窗外晨起日落,潮起潮落,海水煙波流淌,整個屋子好像也流動了起來。
二層庭院
二樓也有一個庭院,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建平
傍晚的院門,燈光微微,引領著家的方向。
二層臥室
主臥的位置位于老房子中的較高點在設計上面保留了房子應有的原有結構,其次增加了一些現代化的生活構建,增加了便利性。
全屏玻璃窗面對著海,晚上你可以枕著海浪聲入睡,早上可以躺在床上看清晨日出,過一番云卷云舒的悠閑生活。
©楊建平
主臥室曬太陽的角落,自由閑適。
二層衛生間
二層休息室
主臥室旁邊的小小休息區,當夜晚來臨時,你可以端一杯熱茶,臥在此處,看看遠方的星辰,浩渺的宇宙,整個人放空自己,享受此刻的安寧與自在。